由于灌漿料加固工農橋,明日零時工農橋恢復通車。
本報訊 (記者于海)8月26日,記者從沈陽市城建局獲悉,7月9日過火后封閉維修的工農橋,經過施工單位灌漿料加固緊張施工,主體加固工程現已基本結束。從8月28日零時起,工農橋重新開放。由于灌漿料加固橋梁整體維修工程還未結束,為確保橋梁安全,開放交通后,僅限15噸以下小型車輛通行,其他載重車輛需要繞行。工農橋的全部維修工程將于10月1日前完工,屆時工農橋將恢復正常。
工農橋失火后,市城建局邀請了國家道路及橋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多部門專家對過火橋體進行檢測。通過檢測,專家認定:工農橋第17跨局部出現混凝土開裂、剝落,鋼筋外露,混凝土強度降低,支座局部燒焦,需要進行加固維修。用土話說,就是工農橋局部混凝土已被燒“酥”了。
據市城建局現場負責人介紹,工農橋南邊第一孔橋板是此次燒傷并維修的主要部位,從8月5日進場施工以來,他們先是剔除橋板底部被大火燒酥的水泥表面。“這些水泥面很多地方不用機械用手就能摳下來,所以剔除以后要重新外掛水泥面。”
據了解,此次工農橋加固工程主要進行了以下施工:第一是“換皮”,就是鑿掉過火區域松散劣化的混凝土,采用環氧砂漿修補;(下轉A4版)
(上接A1版,)第二是“灌漿料加固打鋼板”,在受傷大梁的部位鉆孔植埋螺桿,粘貼鋼板加固,更換四氟板式橡膠支座;第三是“清理改造”,全面清理伸縮縫,封閉裂縫,進行橫隔板改造,對熏黑部分打磨并且涂刷灰白色水性涂料。
據了解,維修后的工農橋南一孔橋下部位會與其他部位明顯不同,因為它將披掛“盔甲”,這層“盔甲”其實是一層鋼板,厚度大概同手掌一般。剔除酥松水泥面后,首先要罩上新的水泥面,新水泥面的特殊就在于,攪拌水泥砂漿時一點水都不用,而是用強力膠取代了水。“這樣攪拌出來的水泥特別堅硬。水泥、強力膠都是最高標號的,就連沙子都不是普通的河沙,而是用石子粉碎出來的。”工農橋有17孔,這次被燒傷的只有南一孔,其余16孔是安全的,但由于大火熏烤,南二孔橋板此次也被熏得漆黑,施工人員表示,熏黑的部分將用機械打磨去污,恢復水泥原色。
新聞鏈接:
工農橋跨越渾河,是沈陽連接渾河南、北兩岸的重要交通樞紐。該橋擴建前原名為和平大橋,于1966年建成通車,1997年,相關單位對該橋進行了擴建,擴建后橋長390.4米,橋寬37米。工農橋是目前沈陽仍在使用中的“最年長”的跨渾河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