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布均與配套結構膠配合使用,形成高性能復合材料。 工藝流程: 構件表面處理→粘貼面修補找平(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涂底膠→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配置面膠和裁剪碳纖維布→粘貼碳纖維布→固化→檢驗→維護 1.構件表面處理 1.1.構件面應潔凈、干燥,轉角處應進行倒角處理,磨出(陽角)或補出(陰角)半徑不小于20mm的光滑圓弧, 2.粘貼面修補找平(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 2.1.構件面蜂窩、麻面、凹凸部位用構件修補結構膠填平,修補膠固化后(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約5小時),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3.配置底膠 3.1.取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污、水、雜質)和稱重衡器,按纖維布粘貼底膠配合比混合,并用攪拌器攪拌5∽10分鐘左右至A、B組份混合均勻為止。攪拌時最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膠應現配現用。 3.2.用毛刷、滾筒或塑料刮板將底膠均勻涂抹于構件構件表面,注意不要漏刷,并避免氣泡,等膠固化至手指觸感干燥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 4.1以適度卸荷加固效果最佳,一般可僅卸去活荷載,如人員、辦公機具等,并盡量減小施工臨時荷載。 4.2.恒載卸荷可采用千斤頂、墊板、頂桿所組成的系統,該系統施加反力大小易控制,減少應力滯后,更利于碳纖維布與原構件協同受力,加固效果良好。 5.配置面膠和裁剪碳纖維布 5.1纖維布粘貼面膠為A、B兩組份,可機械攪拌。少量也可用Φ6、Φ8細鋼筋棍人工攪拌。(注意:僅用膩刀拌和,不能保證攪拌均勻)。 5.2.按設計要求的尺寸用鋒利剪刀裁剪碳纖維布,注意整齊劃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紙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纖維布的潔凈。 6.粘貼碳纖維布 6.1.將纖維布粘貼面膠均勻涂抹于構件粘貼部位和碳纖維布上,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75%的面膠涂抹在碳纖維布的粘貼面,當粘貼后,剩余的25%面膠涂抹于碳纖維布外表面。) 6.2.將涂好膠的碳纖維布,拉緊對齊后粘貼,用塑料刮板或滾筒(用去掉外邊絨毛的涂料滾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復滾壓,直至膠料滲出。然后在碳纖維布外表面也均勻涂抹面膠,并反復滾壓,使結構膠雙向充分浸潤碳纖維布。 6.3.若多層粘貼,待手指觸感干燥,可進行下一層粘貼(重復第5步、第6步)。 6.4.碳纖維布若需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于0.2米。 7.固化 7.1.若固化溫度25℃左右,3天即可負載使用。若固化溫度5℃左右,5天可負載使用。 8.檢驗 8.1.檢驗時可用小錘輕擊或手壓粘貼面判斷粘貼效果,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95%,如出現輕微空鼓(面積小于100cm2)可采取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若空鼓面積大于100cm2,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維布切除,補粘四周搭接長度大于0.2米的碳纖維布塊。 8.2.對重要構件也可采用載荷檢測,一般采用分級加載至正常荷載的標準值,檢測結果較直觀、可靠,但費用較高,需要準備千斤頂或配重(常用沙袋、磚塊)、百分表、裂縫顯微鏡。 9.維護 9.1.粘貼48小時后,可粉刷20mm厚M15水泥砂漿或噴砂保護。 9.2.注意最外層膠初凝前宜撒少量干凈粗砂或豆石,以利于粉刷界面的結合。 10.注意事項 10.1.裁剪碳纖維布用鋒利剪刀,注意整齊劃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紙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纖維布的潔凈。 10.2.若需延長,碳纖維布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 10.3.產品使用中易產生線屑、毛羽,若附著皮膚會產生刺激而瘙癢,若吸入會引起喉嚨、氣管、肺的傷害。所以施工時最好著工作服、手套、口罩、護目鏡等。施工完畢用肥皂水將外漏部位清洗干凈。 10.4.碳纖維有導電性,不要與電源接觸。浮游空氣中的線屑、毛羽也可能造成短路和電器故障。 10.5.保質期:碳纖維布性能穩定,幾乎具有無限的保質期(常溫、干燥處貯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