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使用最廣的建筑材料之一。目前,我國每年混凝土產量已達數十億立方米。由于混凝土具有應用范圍廣、易澆注成型、比較耐久以及價格較低等優點。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混凝土仍然是現代工程建筑中的主要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也存在著抗拉強度低,極限拉伸應變小以及抗沖擊強度差等固有的弱點。尤其是當混凝土澆注成型后暴露于環境溫度高、溫度低、通風情況下,混凝土就會由于溫度梯度、濕度梯度、化學反應等原因產生溫度收縮、干燥收縮及化學收縮等。這些收縮形成的拉應力與應變,若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或極限應變時,混凝土就會出現微裂縫,然后在內外應力共同作用下會進一步擴展裂縫,甚至貫穿混凝土整個塊體。工程技術人員為改善這些混凝土性能上的弱點進行了長期探索研究,在各種混凝土改進技術中,纖維混凝土的開發應用可視為是近年來混凝土技術的最大進展之一。
纖維混凝土是以水泥、水、砂、石子、外加劑為基料,以金屬纖維、無機纖維或合成(有機)纖維作為增強材料組成的一種復合材料。纖維材料從短鋼絲發展到了玻璃纖維、塑料纖維、碳纖維、木纖維等。而塑料工業的飛速發展,聚丙烯纖維優異的技術經濟性能使得它在混凝土中的廣泛應用獲得成功,并成為纖維混凝土中的佼佼者。
威盾聚丙烯纖維簡介
威盾聚丙烯纖維是采用德國技術,用聚丙烯材料加入母料、共混、紡絲、拉伸,經防靜電和抗紫外線等特殊工藝制成的短切纖維,是一種混凝土和砂漿專用纖維,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砂漿因收縮、干縮和溫度變化而發生裂紋,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防裂抗滲性能。
威盾聚丙烯纖維作用機理
(用于混凝土工程和水泥砂漿工程基本原理和理論依據):
混凝土中均勻而任意亂向的短纖維對混凝土的增強機理,理論上存在兩種解釋:1.美匡
(Romualdi)提出的“纖維間距機理”(又稱纖維阻裂機理)根據線彈性斷裂力學來說明纖維對于裂縫發生和發展的約束作用。認為在混凝土內部原來就存在缺陷,欲提高這種材料的強度,必須盡可能地減少缺陷的程度,提高韌性,降低內部裂縫端部的應力集中系數。理論分析與實驗證明,當纖維的平均中心間距小于7.6MM時,纖維混凝土的抗拉或抗彎初裂強度均得以提高。2.英國Swamy,Mangat等人提出的“復合材料機理”,理論出發點是復合材料構成的混合原理,將纖維混凝土看作是纖維強化體系,并應用混合原理來推定纖維混凝土的抗拉和抗彎強度,提出了纖維混凝土強度與纖維的滲入量、方向、長徑比以及粘結力之間的關系。以上兩種理論均說明纖維在混凝土/砂漿中的使用確有極大的作用。
威盾聚丙烯纖維物理參數
纖維類型 束狀單絲 密 度 0.91g/cm3
當量直徑 18—35um 長 度 3、6、12、19mm
抗拉強度 ≥350MPa 彈性橫量 ≥3500MPa
斷裂伸長率 8—30% 抗酸堿性 極高
聚丙烯纖維主要用途
工業與民用建筑
剛性自防水混凝土結構:
地下室底板、側墻、頂板:屋面樓板、超長結構:廚浴防水、游泳池、廠房地板等混凝土結構
水泥砂漿:
外(內)墻抹灰:輕質墻體(加氣混凝土砌塊、空心砌塊輕質磚等)的抹灰砂漿:天面、地面找平
大體積混凝土;
巨型梁、柱、底部大空間剪力墻結構:轉換層中的梁、板:基礎梁、板、設備基礎、大型煙囪、焦碳塔
承重平面結構:
停車場、停機坪、網球場、上人屋面、體育場看臺
混凝土預制件:
混凝土預制板、板材、管材、樁、藝術品、G RC制品
道路與橋梁工程 公路、鐵路、立交橋、人行天橋等橋面鋪裝、橋梁梁仁
橋面鋪裝、橋梁主體、高等級公路:
薄層路面、低磁路面、收費站、伸縮縫、機場跑道、護欄
水利工程
抗沖磨混凝土
泄洪道、消力池、大壩面板、護坡、護堤、灌溉渠、海岸建筑、港口碼頭
噴射混凝土支護、修補
隧道、水電、渠道、邊坡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