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強度Ⅰ級300g碳纖維布(CFS-I-300)性能指標
項 目 |
國標Ⅰ級 |
檢測數值 |
克 重(g/m2) |
≤300g |
300g |
理論厚度(mm) |
0.167 |
0.167 |
抗拉強度(MPa) |
3400 |
3647 |
彈性模量(GPa) |
240 |
241 |
伸長率(%) |
1.7 |
1.70 |
包裝 |
每卷長度100m,寬度100mm、150mm、200mm、300mm、500mm,可訂制特殊規格。 |
2、碳纖維布優點
◆外觀均一整齊,表面干凈,不夾雜雜物,無灰塵和其他污染;
◆無缺緯、脫緯,無斷經現象,無破洞;
◆纖維排列平直均勻,無歪斜、起皺現象;
◆高強度、高彈性模量。
3、通固碳布碳纖維原料力學指標
性能項目
纖維類別 |
抗拉強度(Mpa) |
彈性模量(Mpa) |
伸長率(Mpa) |
碳纖維絲 |
高強度I級 |
≥4900 |
≥2.4X105 |
≥2.0 |
高強度II級 |
≥4100 |
≥2.1X105 |
≥1.8 |
4、碳纖維布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
碳纖維布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是將高性能碳素纖維用樹指類材料粘貼于建筑結構構件表面,形成先進復合材料,與既有結構構件協同工作,從而加固補強及改善結構構件受力性能的新型特種技術。碳纖維布加固工法是目前日本、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用于橋梁、隧道、建筑物等鋼筋混凝土結構物加固的先進工法,在中國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碳纖維布加固混凝土結構的關鍵技術:(1)必須讓環氧樹脂充分浸透碳纖維材料,把每一個細小到微米級的碳纖維絲都粘結到一起,使之共同承受應力;(2)必須使碳纖維復合材料與既有結構構建之間粘結牢實,形成新的結構構件承受應力。
碳纖維布加固混凝土結構主要材料:(1)碳纖維布;(2)碳纖維布配套樹脂。
5、碳纖維布加固技術優點
◆自重輕,厚度小,加固后基本不增加增加基體厚度;
◆良好的柔韌性,適用于梁、柱、板、管道和墻體等各種形狀的構件;
◆耐酸、堿、化學腐蝕,適用各種惡劣環境;
◆施工便捷,施工周期短;
◆無公害,符合綠色環保要求;
◆貯存壽命長,可操作期限長。
6、碳纖維布加固應用范圍
◆混凝土梁的受彎和受剪加固、板的受彎加固、柱的抗震加固等;
◆廠房、大廈、校舍、醫院及其他工業和民用建筑加固補強;
◆路橋、水利、核電和能源等基礎設施加固補強。
7、碳纖維布加固施工流程(施工工法詳見本站“技術專區”欄目)
卸荷→基底處理→涂底膠→找平→粘貼→保護。
(1)卸荷加固前應對所加固的構件盡可能卸荷。 (2)基底處理。混凝土表層出現剝落、空鼓、蜂窩、腐蝕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以鑿除,對于較大面積的劣質層
在鑿除后應用環氧砂漿進行修復。裂縫部位應首先進行封閉處理。用混凝土角機、砂紙等機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
漿、油污等雜質,構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轉角粘貼處要進行倒角處理并打
磨成圓弧狀(R≥30mm)。用吹風機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 (3)涂底膠。按主劑∶固化劑=3∶1(或其他比例)將主劑與固化劑先后置于容器中,用彈簧秤計量,電動攪拌器
均勻攪拌,根據現場實際氣溫決定用量并嚴格控制使用時間。一般情況下1h內用完。用滾筒刷將底膠均勻涂刷于混
凝土表面,待膠固化后(固化時間視現場氣溫而定,以指觸干燥為準)再進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時間為2~3d。 (4)找平。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應用填平,模板接頭等出現高度差的部位應填補,盡量減小高度差。轉角處也應處
理成光滑的圓弧,半徑不小于30mm。 (5)粘貼碳纖維布。按設計要求的尺寸及層數裁剪碳纖維布,除非特殊要求,纖維布長度一般應在3m之內。調配、
攪拌面膠(使用方法與底膠相同),然后均勻涂抹于待粘貼的部位,在搭接、混凝土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粘貼碳
纖維布,在確定所粘貼部位無誤后剝去離型紙,用特制滾子反復沿纖維方向滾壓,去除氣泡,并使膠充分浸透纖維布。
多層粘貼應重復上述步驟,待纖維布表面指觸干燥方可進行下一層的粘貼。在最后一層碳纖維布的表面均勻涂抹面膠。
纖維布沿纖維方向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纖維布端部固定用橫向纖維布或粘鋼固定。 (6)保護。加固后的纖維布表面應采取抹灰或噴防火涂料進行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