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關系緊張、歐佩克超產補償計劃及美元走弱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對國際原油市場形成供應擔憂與市場氣氛提振的雙重影響,推動油價上漲。
1. 美國與伊朗關系緊張 美國與伊朗關系持續緊張,雙方在核問題上的分歧導致局勢劍拔弩張。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限制其原油出口,這直接減少了國際市場上的原油供應量。伊朗作為重要的原油生產國,其供應受限使得全球原油市場供應趨緊,進而對油價形成支撐。
2. 歐佩克超產補償計劃 歐佩克+中包括俄羅斯、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在內的七個國家此前被曝超產,為補償超出配額的石油產量,這些國家發布了新計劃。這一舉措旨在糾正部分成員國長期超額生產的頑疾,通過漸進式產量約束強化協議執行力度。例如,俄羅斯承諾3月至9月期間逐月遞增減產規模,從2.5萬桶/日增至17.3萬桶/日;同時阿聯酋、伊拉克等傳統超產國家也提交了具體方案。該機制旨在通過歷史產量修正與未來配額控制,逐步消除市場供應過剩壓力,緩解因超產帶來的供應壓力,穩定原油市場。
3. 美元走弱 美元走弱對原油市場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對于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變得相對便宜,這會刺激需求上升,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原油價格上漲。另一方面,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脹預期相聯系,而原油作為重要的大宗商品,投資者可能會因為通脹預期以及原油的保值特性而加大對原油市場的投資,從而推動原油價格上升。此外,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當美元貶值時,資金可能從美元資產流出,部分資金可能會流入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場,推動其價格上漲。
4. 對油價的影響 綜合以上因素,市場對原油供應的擔憂情緒增強,同時美元走弱也增強了石油市場的氣氛,推動了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例如,在相關事件影響下,國際油價出現震蕩走高的態勢,WTI與布倫特原油期貨分別收漲。 |